急慢性阑尾炎应该如何治疗那些你所不知

自年以来,笔者运用加味大黄牡丹汤内服,大黄芒硝大蒜糊外敷,酌情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慢性阑尾炎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64岁,急性患者76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3例,早期化脓性16例,脓肿形成包块3例,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11例,弥漫性腹膜炎2例,

阑尾结石1例),复发者例,16~50岁72例,60岁以上1例,住院38例,门诊及家庭病床42例。

治疗方法

(一)内服药:双花15克,连翘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枳壳8克,甘草8克.为成人一日量,水煎两次分服,连服两剂,第三四剂可酌减大黄、芒硝用量。一般四剂可愈。

(二)外数药的调配及用法:将大黄、芒硝各25克共研细末,大蒜四至五头,去皮捣成泥状,加人药末,调成糊状(以粘糊为度,若水分不足可加适量水),取适量摊在两层纱布上,使之呈直径为8厘米圆饼,放在右下腹马氏点部位,包裹,胶布固定,保留十二至二十四小时。

若敷处局部起大水泡,可常规消毒,将抱内之水抽出,外涂龙胆紫,以防感染。小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外敷后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变化者,可酌情重敷。

例一,王xx,女,21岁,农民,垦利县人,年五月二十一日邀诊。患者因右下腹痛两日,医院诊断为阑尾炎,收住入院,并决定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不同意,自动出院,邀笔者家诊,用以上疗法,服中药四剂,外敷一次,调治七日病愈,追访至今未再复发。

例二,时xx,男,64岁,农民,年八月二日初诊。患者因腹痛三日后到某县分院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因年老体弱病重,医院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未遵医嘱转院而回家,次日邀笔者诊治。此时患者已形成较严重之腹膜炎,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因患者及家属恳切要求试治,遂用以上疗法服中药六剂,外敷两次,配合青、链霉素常规用药,八日病愈,经调养,又恢复轻体力劳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具有典型的阑尾炎病史和体征,结合化验及B超检查结果阑尾炎诊断明确。男30例,女18例,年龄9~73(平均46.5)岁,病程5h~2a,平均4d。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合并腹膜炎6例,慢性阑尾炎4例。治愈标准:腹痛症状消失,腹部平软,右下腹麦氏点无压痛、无反跳痛,化验血常规正常,B超检查右下腹无包块。1.2方法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主证见: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疼痛拒按,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呕吐,身热或高热,舌苔薄白或黄腻,脉玄滑。治则:清热通腑,行气活血。治法:大黄10g,芒硝9g,连翘、银花各12g,红藤15g,元胡10g,木香、桃仁各9g,丹皮12g,水煎后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对8例阑尾周围脓肿,主证见右下腹拒按,有反跳痛,并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玄数。治则:清热解毒、化瘀消痛。治法:金银花12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g,川楝子.丹皮各9g,赤芍10g.水煎后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对6例阑尾溃烂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主证见腹痛自右下腹扩散至全腹,痛势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不能排气,舌质红绛.苔黄或厚腻、脉玄滑数。治则:清热解毒,通腑排脓。治法:银花10g,连翘12g,黄芩.生地、玄参各9g,生干草6g,大黄10g,紫花地丁12g,野菊花、蒲公英各9g,冬瓜子30g,水煎后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对4例慢性阑尾炎,主证见:反复发作的右下腹隐痛,麦氏点深压痛,病史最长的2a。治则:清热解毒。治法:白芍20g,柴胡10g,枳壳、黄柏各10g,水煎后分3~4次服,每日1剂。2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用药4~7d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2个月无一例复发。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用药7~9d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嘱患者规律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口服适量抗生素巩固治疗,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反复B超检查右下腹阑尾包块逐渐缩小最后消失。阑尾炎合并穿孔腹膜炎者,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中药为主灵活施治,用药5~7d治愈,无一例肠瘘发生,其中3例患者因病程较长,中毒症状严重,导致脱水、发热,体质虚弱。因此在治疗上首先通过静脉输液,并加用适量抗生素和退烧药对症治疗,待症状改善后再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本组4例慢性阑尾炎患者,2例治愈,2例因疗效不佳,放弃保守治疗,改用手术疗法。3讨论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祖国医学称之为“肠痈”。其主要病理表现为气滞血瘀,进而瘀久化热、热腐成脓或郁结成块或扩人营血[2]。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大量、广泛应用抗生素。本组病例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正确处理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通腹排脓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辨别未成脓已成脓-溃破的不同病理过程,合理应用中药施治,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关键。尤其化脓性阑尾炎,病程较长超过72h往往因阑尾根部炎症、水肿导致阑尾组织脆弱,如勉强手术容易导致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结扎线割断阑尾残端组织形成肠瘘,甚至并发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中医药的治疗,既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机会和应用数量,又有效地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阑尾周围脓肿或合并腹膜炎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术疗法,原则上以中药为主,综合治疗。若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或体温超过38C以上时可暂时应用抗生素及适量输液降温等对症处理,待中毒症状改善后再进行中药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原有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中药治疗疗效仍较满意,应为首选。慢性阑尾炎,阑尾腔内可能存在粪石,或阑尾本身具有解剖异常,如阑尾曲折、扭转或阐尾过长,末端血循环不良(因阑尾组织本身只有一条阑尾动脉供血)等,导致达到阑尾组织的有效血药浓度较低,因此中药治疗效果较差,如果发作频繁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中医药在阑尾炎保守治疗上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机会和应用数量,有效地避免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合理,中医药治疗各型阑尾炎较传统的抗生素疗法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社会危害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王海博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zwph.com/zlfa/86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