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保证护理学院阳光天使团队义诊培训

年7月14日,护理学院“阳光天使”暑期三下乡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义诊培训。一腔热血青年志愿者们在即将到来的三下乡活动中做着充足的准备,都围着老师认真观看教学。

在反复观看老师的教学和老师的再三指导下,我们的志愿者们决定以身试则,做起了义诊培训中的“小医生”。在义诊培训中,主要涉及按摩、刮痧、拔火罐这三个方面。接下来,会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手法及禁忌哦。

按摩

作用:

加强血液和淋巴的循环

按摩可使局部皮肤潮红,皮温增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淋巴循环增加,具有调节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

理筋整复疏通淤塞

运用按摩的捏、摇、扳、拔等手法,可以使关节脱位得以整复,骨缝错开得以合扰,软组织撕裂得以对位,血肿机化导致的粘连得以疏通,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调节神经系统

按摩既可使神经兴奋,又可抑制神经。对腰背痛、头痛头昏、神经衰弱等病,用按摩手法调整神经系统,使兴奋、抑制达到平衡,就能缓解症状。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有资料表明,背部两侧按摩10分钟,可使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白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抗体明显增高。这充分说明,按摩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手法:

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

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

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提起,随后又放下。

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

搓:用单手或双手搓擦肢体

掐:用手指使劲压穴位。

点: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叩: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滚:用手背近小指部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伸曲和前臂的旋转、协调运动的滚动。

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受术部位做对称性挤压。

擦: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禁忌:

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

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刮痧

作用:

活血化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疏经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刮痧工具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手法: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禁忌:

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拔火罐

作用: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手法: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6—8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禁忌:

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拔火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女性的月经期及其它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

拔火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高热、抽搐、痉挛等

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

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

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通过以上对义诊培训的了解和操作,我们坚信在7月16日至7月23日的三下乡活动中,作为一名医学生的志愿者们,能够奉献自己所学为山区的老人、妇女、小孩带去身心上的关怀。

ID:长医护理团总支

喜欢请点赞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呢
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xzwph.com/zlfa/1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