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以后,如何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丨徐
应季顺养之秋季篇
该课程已更新23讲。
内容涉及:节气养生、作息调整、气候特点、情志变化、应季蔬果等。
即将更新的内容有:常见中草药、睡眠问题、重阳节习俗、富贵病调理、常见病预防等。
每天5分钟,54个养生秘笈,助您轻松掌握秋季养生之道。
今天和大家分享有关于秋燥的话题。(详见课程第九讲:秋天吃点什么才能缓解秋燥)
入秋特别是出伏以后,人们会觉得秋高气爽,但是如果爽过头的话也会出现新的问题,那就是干燥,俗话说的秋燥。
秋燥会出现哪些问题?
秋燥会使人体感觉不适,出现咽干舌燥、口唇干裂,甚至有咽痒、干咳的症状;
有的人会觉得眼睛干燥、鼻子发痒、喷嚏连连;
而皮肤也会因为秋燥而出现瘙痒、皮肤划痕的现象;
很多人的毛发也会出现干燥、分叉、脱落。
喝水能缓解秋燥吗?
很多干燥的人也不少喝水,但是他们喝进去的水不是马上尿出去了就是停留在胃肠里面咣当咣当作响,这些人喝完了还觉得干燥,就是渴了欲饮水但是饮水不解渴。
为什么喝水不解渴?
原因就在于水是水,人的体液是体液,二者不是一码事。
也就是说,水必须经过人的消化转化成体液才能解干燥、解渴。
大家都听说过这一句话,叫做生津止渴,也就是说,当水转化成我们的津液的时候,人的渴和干燥才能得到化解。
如何把水转化成人的体液呢?
这就需要人的“消”和“化”两个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分别是由胃和小肠来完成。
中医理论认为,消水的功能主要由胃来完成,也就是说,当人们喝了冰镇饮料,吃了冰块、冰激凌之后,需要胃来把它加热,起码加热到与人的体温相同,然后经过胃的蠕动和消磨,使它变成与人体体温相同的水。
小肠再负责把这些水转化成人体津液。中医称之为“泌别清浊所以,要想让喝进肚子里的水尽快变成人体内的津液,就要想办法替胃肠减轻负担,因此越渴越要喝热水。
吃什么可以生津止渴?
天地自然是公平的,秋天干燥,可是秋天盛产水果,水果或者果汁更容易转化成我们的体液,比单纯饮水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吃梨、喝梨汁、服用秋梨膏来治疗秋燥。
如果本身胃肠比较虚寒吃不了瓜果,可以把梨蒸熟或者熬汤来食用。
我有很多胃病的病人,他们想吃水果,但是生吃又不舒服,我就建议他们用微波炉加热以后再吃。
更多缓解秋燥的方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