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炎灵膏药使用图解

骨炎灵系列膏药源自清朝同治初年(),是由30多种自然界稀有矿物质,经过繁琐的提炼工艺、反复的烧制,配伍不同的中草药,所合成的复合类药物,可直接由皮肤角膜层,以及皮肤的附属结构如毛囊、汗腺导管的开口等透入皮下,进入毛细血管,用药直达病所,方便、简单和药效持久。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医院院长夏小中先生,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氏丹药制作技艺”和现代医疗手段改良研制而出的全新骨炎灵系列膏药,是本院的特色专科药,下面为大家介绍不同部位骨炎灵膏的使用方法。

准备:用药前,先将患处皮肤洗净,用剪刀剪去膏贴边角,防止边角划伤皮肤。再将膏药用面积较大的文火(文火就是小火,如煤火,炭火,电炉,也可用电吹风)将膏药慢慢烘软,将膏药揭开后乘温热贴在患处。病在关节者,可另用绷带包扎,以保护膏药不破裂,不通风漏气,便药力更好地渗透入筋骨肉内,发挥膏药的最佳效果。

1、颈部(颈椎疾病常见)

为防止膏药周边部分凸起,可以在两侧间隔1-2CM用剪刀剪两三个小口。将膏药揭开后,将靠近发际一方折叠起来,避免粘住头发,减轻换药时病人的不便,然后沿着颈椎的方向,以第七颈椎骨为标志,沿发际向下粘贴,使膏药与皮肤紧密结合,旁边如有漏隙,可辅助用胶布粘合固定。若颈椎病疼痛放射到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手背等部位,需根据病情加贴膏药到疼痛麻木部位。

2、肩部(肩周炎、风湿常见)

一般颈椎疾病可压迫神经,引起肩部疼痛,或者是风湿性疼痛等。如肩关节前侧疼痛,只需一张膏药贴在局部即可。如肩关节前后侧疼痛,需两张膏药对贴。肩周炎的患者在贴膏药时,一般以疼痛点为中心,要尽量包裹住肩关节。

3、肘关节(以网球肘多见)

将膏药的中心对准疼痛点贴上,如肘关节肿大,可用两张膏药将肘关节全部包起来。如果只是轻微疼痛,只需贴一张即可。

4、腰部(腰椎疾病常见)

腰部疾病是最常见的。用药时将膏药在温火上均匀加热后再揭开,以系皮带处为中心,沿椎体,以4-5腰椎为中心竖贴。如腰椎引起下肢部位,如环跳、大腿外侧和小腿外侧等部位疼痛,均可加帖膏药。当然,不同的疾病,用药也不同。例如胸腰椎结核,除椎体加贴膏药外,如形成寒性脓肿,需加贴膏药。

5、髋关节部位(以骨头坏死、髋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较为多见)

髋关节部位用药时,用两张膏药竖形链接后将关节包贴起来。以股骨头,俗称大转子骨为中心竖贴,包贴髋关节处,严禁两张膏药分开对贴。

6、膝关节部位

膝关节用药时,不同的疾病用药也不同。单纯的骨关节炎,一般用一张膏药包裹关节的前方即可。如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则哪一侧疼痛就贴哪一侧。如为膝关节结核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应以两张膏药对贴,包裹膝关节的前侧,外侧及内侧。若少数病人腘窝疼痛,可在此处加贴一张或半张膏药。膝关节属于易动关节,应该用绷带适当固定,若无绷带者,可用护膝等其他物品代替,比如可以用丝袜剪下一截套上固定,以免运动时膏药破损及移动。

(贴好之后使用护膝绷带或丝袜等透气物品固定)

7、指关节

手指关节在用药时,将膏药根据需要剪成条状后加热打开,然后将膏药沿着手指的下端向上缠绕一周,边缘用胶带固定密封,一定要贴在关节肿痛处,面积要超出肿痛关节的三分之一及以上。

(注意:指关节用药两端需要用医用胶带粘牢封住)

8、踝关节

以疼痛部位及病变部位为中心,一般在踝关节内外侧各贴一张即可。要将膏药中心对准疼痛点贴上,一定要贴紧皮肤,避免内空及漏气,再用绷带适当固定。

9、脚部

脚部疼痛一般贴于弧背和后跟骨部位。卧床病人的足背和足底均可对贴,脚趾关节用药要同手指关节用药一样。

(脚背用药,贴好之后可以直接穿透气性较好的袜子固定)

(足跟用药,选用大膏药一张包覆足跟,用胶带固定,然后穿透气性较好的袜子固定)

10、其他部位

用药时,医生会根据X光片确定用药部位,将炎症部位整个包裹,而且药物要超过病变部位的三分之二,要把炎症控制在药物中心,以免炎症蔓延。

(腕关节用药)

(小腿长骨处用药)

膏药清洗:换药前,应先将皮肤上原有的膏药残迹用松节油(食用橄榄油也可用,但不可用酒精)洗干净,然后用温热淡盐水将皮肤清洗,再用脱脂棉花擦干、擦红皮肤,再贴膏药。否则毛孔闭塞,新鲜药物不易透入筋骨肉内,影响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zwph.com/ystl/12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